2025.03.11
校园霸凌,是一种在校园中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冲突现象。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机和状态。一方面,霸凌者往往出于对自身地位的维护,或者是对被霸凌者的嫉妒和不满,选择以霸凌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被霸凌者由于自身的软弱或者无助,往往成为了霸凌者的目标。这种恶性循环的现象,不仅对被霸凌者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对霸凌者自身的人...
阅读更多
2025.02.24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正逐渐成为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中职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问题。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过长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几乎整天都在玩手机,...
阅读更多
2013.06.25
一、厌学与逃学的界定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界定厌学生:(1)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
阅读更多
2013.06.25
一、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和行为现象。不少人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见解,曼德勒(G·m-andler)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而普(J·Woipe)则强调考试焦虑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而萨拉森(I·G·Salason)认为,应当把考试焦虑看作是同注意和认知评价相联系的紧张情绪状态等等。总而言之,...
阅读更多
2013.06.25
有些儿童智力和行为能力正常。也没有多动症、学习问题,但却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不良或违规的行为,这就是课堂扰乱行为。 一、儿童课堂扰乱行为的表现 经常在课堂中有扰乱行为的儿童,往往不能安静地听老师讲课,难以适应需要保持注意的课堂活动。例如,他们在座位上动个不停,做各种小动作,与同学讲话等等。如果别人不理他,他则恶作剧、出洋相,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故意把铅笔在地上,用脚踢桌子或摇...
阅读更多
2013.06.25
一、自卑的界定与表现 自卑(inferiority)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总感到自己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丧失了实现自我的信心。他总是以别人为参照系罗列理由,说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自卑可以使人奋起,获得补偿性的发展,从而取得好的...
阅读更多